微服务设计(第2版)读书笔记

Estimated reading time: 6 minutes

微服务概述

什么是微服务?

答:微服务(microservice)是基于业务领域建模的,可独立发布的服务。它会把业务内聚的功能封装起来,并通过网络供其他服务访问。将这样的服务组合起来构建出更复杂的系统。


微服务特点

  1. 可独立部署
  2. 围绕业务领域建模
  3. 状态自主,避免微服务之间共享数据库
  4. 服务大小,服务接口要可控
  5. 灵活性,微服务在组织、技术、规模、健壮性等多个具有可观的灵活性
  6. 架构和组织的一致性

微服务与单体

单体

“系统中的所有功能必须一起部署时,我们可以视它为一个单体。

单体又细分为,单进程单体,模块化单体(依然是单进程),分布式单体

单体的优势

开发流程简单,系统监控,故障排除和测试工作大大简化

微服务的优势

  1. 技术的异构性,可以针对不同微服务业务特性使用不同技术,满足不同业务的不同诉求。
  2. 健壮性,实现故障隔离。
  3. 扩展性,扩展灵活,只需要按需扩展需要的微服务。
  4. 部署便捷
  5. 组织协调
  6. 可组合

微服务的痛点

  1. 开发者体验,本地开发需要启动微服务多。
  2. 技术过载,引入大量新技术。
  3. 成本,
  4. 生成报表的成本变高
  5. 监控和故障排除较复杂,需要引入分布式可观测
  6. 安全,数据传输跨多服务,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 测试成本变大
  8. 延迟,数据在微服务之间进行序列化传输反序列化,容易造成系统延迟问题
  9. 数据一致性挑战

微服务建模

合理划分微服务边界

我们希望微服务能够独立更改和独立部署,并将功能发布给用户。能够独立更改一个微服务而不影响其他微服务的能力至关重要。微服务建模过程中合理的划分微服务边界尤为重要。

要掌握以下三点,对确立微服务边界至关重要。

  1. 信息隐藏
  2. 内聚
  3. 耦合

信息隐藏

将尽可能多的实现细节隐藏在微服务边界内部。

优势:

  1. 提升开发效率,“允许模块独立开发,我们可以并行完成更多的工作,并减少添加项目人员带来的影响。
  2. 可理解性,每个模块可以被独立的定位和理解,可以更清楚的认知模块的定位。
  3. 灵活性,每个模块可以被独立的修改,在不对其他模块修改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对系统功能进行更改。此外,模块还可以按不同的组合方式以提供新功能。

内聚

一起变化的代码应该组织在一起。将变更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当业务需要变更时就更加容易了。

将相关行为放在一起,将无关行为放在别处。如果一个功能的修改需要在很多地方更改,功能上线时就要发布很多不同的服务,一次部署很多服务是有风险的,这要尽量避免。对于微服务架构,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高内聚。

耦合

和内聚常常伴随出现的词汇就是耦合了,耦合高,就是一个服务的更改依赖于对另一个服务的更改。耦合低,服务的更改不会影响到其他服务。这也是内聚的目标,耦合和内聚的概念是一脉相承的。

目标:高内聚低耦合

通过采用合适的技术实现方案可以降低耦合

在实际开发中服务之间的耦合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要尽可能降低耦合,比如两个服务有依赖关系,根据对功能需求的评估,这个功能可以异步调用不需要同步返回结果,那么两个服务的调用可以尽量使用消息队列,而不是直接依赖。

耦合的类型

耦合程度从低到高排序如下:

  1. 领域耦合
  2. 传递耦合
  3. 公共耦合
  4. 内容耦合

(未完待续)